垃圾焚烧炉喉口壁面结渣特性研究

作者:许岩韦; 王俊杰; 袁野; 谭佳昕; 朱燕群; **; 王智化
来源:洁净煤技术, 2022, 1-10.
DOI:10.13226/j.issn.1006-6772.21092202

摘要

为研究垃圾焚烧炉壁面结渣特性,现场采集了喉口区域前拱壁面、后拱壁面和侧墙壁面的3块渣样,结合灰熔点测试仪、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了渣样的熔融特性、微观形貌、元素分布和物相组成等物化性质。针对分层现象明显的渣样,沿渣样生长方向进行了元素分析和物相分析。分析测试结果表明,3块渣样的特征温度差值较小,且软化温度小于1260℃,均属于易结渣灰;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到3块渣样的微观形貌基本相似,主要为岩石状颗粒,说明垃圾焚烧形成的灰粒未经历熔融球化过程直接粘附在炉膛壁面或渣样表面;渣样中K、Na和Al三种元素的分布规律一致,其含量均沿着渣样生长方向逐渐减少。K、Na、Al三种元素形成了熔点1130℃的KAlSi_(3)O_(8)、熔点1100℃的KAlSi_(2)O_(6)和熔点1100℃的NaAlSi_(3)O_(8),三种低熔点长石熔化后具有粘性,易于凝结沉积在壁面或渣样表面;沿渣样生长方向,Ca元素含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Si和Ca元素含量的比值稳定位于0.9~1.1;通过物相分析发现Si和Ca两种元素形成了渣样中最主要的物质Ca_(2)MgSi_(2)O_(7),其熔点为1450℃;Ca_(2)MgSi_(2)O_(7)的高熔点特性决定了当渣样生长到一定厚度,渣样外层发生高温熔融,才能阻止渣样继续生长。

  • 单位
    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浙江大学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