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藏于右”出自《黄帝内经》,历代医家对其认识存在争议。“肺藏于右”理论的内涵包括:肺为脏腑之长,位置最上,可以抵御外邪;肺应于右,通于秋气,在西为金,易受燥热之邪侵犯;肺行于右,与肺气输布相关,朝百脉,主治节;肺降于右,为水上之源,属兑卦,主肃降。临床应用“肺藏于右”理论时,应全面掌握“肺藏于右”的各家思想,结合实际辨证应用,方能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