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当代台湾文学史上,有三个作家的巴蜀印象值得注意。一个是聂华苓,她笔下的巴蜀,是前现代中国封闭、停滞和衰朽意象的集合,深得"五四"传统精髓。另一个是余光中,在他为数众多的诗文中,常以巴蜀浇乡愁块垒。经由他的诗意转化,巴蜀由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演化为具有高度象征性的中国文化符号。第三个则是陈义芝,他的一些返乡组诗,较为普遍地反映了台湾开放探亲以来,外省第二代对于大陆原乡的现实观感和复杂情绪,在这一时期的台湾社会颇具代表性。多年来,"台独"思潮所内含的"去中国化"意识形态,在台湾社会愈演愈烈,流行泛滥,成为中国认同的障碍。因此,展示这三位作家人生经历、身份立场各有所别的文学书写中所呈现的巴蜀形象,或许可为当下台湾社会提供一个"再中国化"的文学经验。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