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国内批评领域大都将第三代导演创作的研究重心置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一认知惯习往往遮蔽了其在改革开放以后的创作实践。对比两个时期的幕呈现,这可以发现第三代影人的美学风格有着较为凸显的“前—后”断裂性。本文借鉴西方左派研究中的“晚期风格”概念,介入到第三代导演改革开放早期的批评实践中,对这一失焦的群体进行重新解读,希冀能够在“早期”与“晚期”“个体”与“群体”“(创作)主体”与“时代”等多重话语张力的结构中,重新思考代际、身份、市场、启蒙、转型等错综复杂的深刻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