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裙“裥上绣”技艺是江南水乡妇女在长期的“稻作文化”中智慧的结晶,具有很高的艺术和研究价值。近年来因水乡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这种极具地域特色的技艺正面临失传的危险。文章以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馆藏的作裙实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研究法、田野实地调研法、图文记录与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追溯了水乡作裙与中原传统裙装在结构形制上的“源流”关系,“裥上绣”与“民间绣”“民间绣与苏绣”“苏绣与中国刺绣”之间的“从属”关系;记录了水乡服饰工艺传人示范的作裙“裥上绣”技艺的基础工艺针法、特殊装饰技法及程式工艺流程;解析了作裙“裥上绣”技艺“简单独特,互动共生”工艺技术美、“以图适形,主宾有序”纹样造型布局美、“尚蓝好白,冷调排他”用色含蓄美等艺术特征。
-
单位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