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外债是弥补境内融资不足、降低债务融资成本的重要工具,更是联系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畅通金融支持"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渠道。但发展中国家爆发的多次外债危机表明,外债并非"免费午餐",外债安全事关一国金融稳定和经济安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监管部门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目标、以审慎推进为原则,不断深化外债管理体系改革,外债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伴随着人民币汇率改革进入新阶段和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程度进一步扩大,外债管理依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部门间监管协调不畅,配套制度有待优化。二是外债结构依然不优,风险隐患持续增大。三是企业外债占比不增反减,服务实体经济效率不高。对此,建议通过制定外债规模的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控制外债总量合理增长;强化监管部门的协调配合力度,提升外债管理效率与管理质量;深化外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提高外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效率;加快推进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增强境内信用债在国际市场的吸引力;统筹好外债"促发展"与"防风险"的关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等五个方面提高外债风险管理能力,助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