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93年于湖北荆门一号楚墓中出土的战国楚简《老子》是老子《道德经》现时所知所见的最早版本,与老子所生活的年代相差100来年,其内容与今本(帛书《老子》甲乙本、北大汉简本、王弼本)绝大部分相同或相近,但在体例和思想上存在较大差异,故取乙组中一章以《郭店楚墓竹简·老子》为底本,以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乙本、王弼本、北大汉简《老子》、今传本等为参校本进行校注。"校"是以简本为底本,参校他本,考论各本文字上的差异,定其是非。"注"包括辨识通假,诠释字义等工作。最后在校注的基础上对简本全章做出译文,以期了解战国时期老子思想的面貌。

  • 单位
    湖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