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高职学生的创业项目何以可能?以一种社会学路径的微观解释,聚焦于创业项目为什么得以实现的因果机制,解构具体创业项目,以行动者(创业指导教师)的多重角色(技能指导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导师、职业技能赛事教练、创业项目技术及资源支持者)剖析案例院校创业教育的影响因素,如教学制度设计、实践基地建设、指导教师特质等,在此基础上发现,高职院校存在创业教育与常规教学的冲突、院校内部治理水平与创业项目高质量要求的张力,高职学生技术能力与创业综合素质要求之间的矛盾等结构性困境,提出应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处理好常规教学管理与专项任务的关系,提升校企合作中的合同管理水平,强化双创部门的统筹作用,促进实训室的创新管理等优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