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古儒家论"性",春秋战国时期便有论述,最早见于孔子《论语》之中,后至唐宋时期共大约1500年间各代文人思想家皆对"性"有所论述。古人论"性"即讨论人性的善恶,而儒家思想中的人性论也在各个时代的思想家的主张中不断变化发展。从孟子的"性善说",荀子的"性恶说",到汉代董仲舒的"性三品说",再到中唐时期韩愈"性三品说"皆是在孔子《论语》中人性论的继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