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致病力禽流感病毒比较研究的适宜小鼠模型筛选

作者:董照光; 傅卫辉; 刘璐; 徐建青; 张晓燕
来源: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16, 30(04): 382-385.
DOI:10.3760/cma.j.issn.1003-9279.2016.04.011

摘要

目的筛选用于不同致病力禽流感病毒比较研究的适宜小鼠模型。方法采用禽流感病毒高致病力毒株H7N9和低致病力毒株H9N2分别以滴鼻方式感染C57BL/6和BALB/c小鼠,观察小鼠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并检测体内病毒载量。结果小鼠感染两类禽流感病毒1 d后均出现竖毛、聚集成堆、反应迟钝、四肢无力等症状。H7N9与H9N2感染BALB/c小鼠导致的体重丢失最低点分别为63.80%与66.35%,均低于C57BL/6小鼠(分别为68.96%与87.57%)。感染小鼠的肺组织都存在间质肺炎、水肿、充血、炎细胞浸润等病理症状,H7N9感染C57BL/6小鼠后肺组织病毒载量峰值(1.02×105拷贝/ml)约为BALB/c组(8.72×103拷贝/ml)12倍;而H9N2感染后C57BL/6小鼠肺组织病毒载量(5.94×103拷贝/ml)仅为BALB/c小鼠(2.86×104拷贝/ml)的20%。结论C57BL/6小鼠感染禽流感病毒更能表现出强弱毒株的致病特点,更适用于不同致病力禽流感病毒比较研究。小鼠的病理变化与临床特征与接种禽流感病毒株的生物学特征及小鼠品系均密切相关。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