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人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丙泊酚对人胃癌MGC-803和HGC-27细胞活力的影响。将MGC-803细胞分为对照组和丙泊酚组, Hoechst 33258染色和电镜检测两组细胞凋亡率, Transwell实验检测两组细胞迁移率和侵袭率。随后将细胞分为对照组、丙泊酚组和丙泊酚+miR-195i组,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细胞中miR-195相对表达量, 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JAK/STAT)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 0、1、5、10、20 mg/L丙泊酚作用24 h, MGC-803细胞活力分别为(100.00±4.96)%、(94.63±3.15)%、(77.38±6.73)%、(63.82±8.42)%和(35.94±7.01)%, 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148, P<0.001), 与0 mg/L丙泊酚相比, 5、10和20 mg/L丙泊酚作用下细胞活力显著降低(均P<0.05)。同时丙泊酚作用48和72 h也可显著降低MGC-803细胞活力。HGC-27细胞中也检测到类似的结果。Hoechst 33258染色结果显示, 对照组阳性细胞百分率为(3.73±1.81)%, 丙泊酚组为(25.44±1.05)%, 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415, P<0.001)。电镜结果显示, 对照组细胞凋亡率为(4.60±1.36)%, 丙泊酚组为(28.15±1.99)%, 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729, P<0.001)。Transwell结果显示, 对照组细胞迁移率为(53.94±4.62)%, 丙泊酚组为(21.28±3.98)%;对照组细胞侵袭率为(62.38±6.75)%, 丙泊酚组为(33.81±4.92)%, 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4.628, P<0.001;t=6.418, P<0.001)。qRT-PCR结果显示, 对照组、丙泊酚组、丙泊酚+miR-195i组miR-195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8±0.09、1.24±0.22、0.63±0.16, 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547, P=0.001);与对照组相比, 丙泊酚组细胞miR-195表达显著增加(P<0.001)。与丙泊酚组相比, 丙泊酚+miR-195i组细胞miR-195表达显著降低(P<0.001)。蛋白质印迹检测结果显示, 对照组、丙泊酚组、丙泊酚+miR-195i组磷酸化Janus激酶1(p-JAK1)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18±0.36、0.27±0.08、0.58±0.11, 3组磷酸化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3±0.16、0.21±0.07、0.72±0.13,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655, P<0.001;F=2.520, P<0.001);与对照组相比, 丙泊酚组细胞p-JAK1和p-STAT3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01;P=0.001);与丙泊酚组相比, 丙泊酚+miR-195i组细胞p-JAK1和p-STAT3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003;P=0.004)。结论丙泊酚可抑制胃癌细胞MGC-803的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促进其凋亡, 其机制可能与丙泊酚促进miR-195表达并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活性有关。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