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白史》是蒙古学研究领域中学者意见分歧最大的文献之一,也充分体现了蒙藏文化的交流。文章认为,《白史》是蒙古语?aγan teüke的对译。?aγan在蒙古语中除了表示“白色”外,还具有“善、正”之意。Teüke从tegüge(古蒙古语里的发音为tehühe)变化而来,其词根为tegü,意为“(把某东西)收集起来”。《白史》书名中的tegüge的含义是“集子”。故所谓《十善法白史》全书名的含义即《十善法正集》。《白史》的这一书名与西藏“伏藏”文献有关。《白史》作者将其定位为关于十善法政教二道的历史、理论、信条、授记及执行政教二道的机构与制度设置的正确无误的信息集合。正因为如此,《白史》作者把藏文■译成蒙古文用在自己的书名里。总之,所谓“白史”意为政教二道学说的“正善全集”,没有“白色史书”的含义。《白史》的序言不符蒙古史书的一贯传统,给出了这本书的作者、二次编修人、参考文献、成书年代、掘藏师、发掘地点等所有信息,实际上就是按照西藏“伏藏”文献的做法编写。《白史》的跋文的用语和字体同样透露着作者故意仿古的特别安排,也是为了让人相信这本书的文字与元代蒙古人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