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躬,会意字,从身从吕。身,指事字,指人的身体;吕,象形字,象人的脊梁骨之形;身、吕合体,含义还是"身体"。又作形声字,从身弓声,本义未变。在古汉语里,"躬"和"身"是同义词。《说文解字》:"身,躬也。""躬,身也。"《汉书·元帝纪》:"百姓愁苦,靡所错躬。""靡"意思是无。"错"通"措",指置放。"靡所错躬"意思是没有地方安身。由"身体"引申为自身。《史记·孝文本纪》:"百官之非,宜由朕躬。""朕躬"是天子自称,"宜由朕躬"意思是应该责备我自己。成语"反躬自责",意思是反过来责备自己。由"自身"又引申为亲自。诸葛亮《前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躬耕"即亲身从事农业生产。成语"躬逢其盛",意即亲身参加了盛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