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特征及E成像技术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宫颈癌患者95例作为病例组,并选取同期在院体检正常宫颈315例作为对照组。总结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临床特征及E成像技术诊断价值。结果 95例宫颈癌患者中16例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转移率16.84%。随宫颈癌FIGO分期增加盆腔淋巴结转移率呈升高趋势。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中62.50%为多发淋巴结转移,且随FIGO分期增加,多发盆腔淋巴结转移比例升高。分娩次数<3次,肿瘤直径≥4,宫颈侵犯类型为外生型,间质深层浸润,脉管浸润,宫旁浸润及阴道切缘受累的宫颈癌患者具有较高盆腔淋巴结转移风险。病例组杨氏模量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盆腔淋巴结转移组患者杨氏模量值较无淋巴结转移组高,组间统计差异显著(P<0.05);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不同FIGO分期患者杨氏模量值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当以5.09kPa为临界值时,AUC=0.825,杨氏模量值用于宫颈癌诊断灵敏度为93.68%,特异度为65.26%;当以72.15kPa为临界值时,AUC=0.795,此时杨氏模量值用于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诊断灵敏度为88.89%,特异度为96.10%。结论随FIGO分期增加,盆腔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逐渐升高,且多发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也增高。E成像技术用于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 单位
    河南省濮阳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