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功能障碍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研究中的新进展

作者:林杰; 陈涛*; 苏佳丽; 蔡奔驰; 刘艳慧; 曾聃婷; 杨强
来源:中国医师杂志, 2021, 23(08): 1269-1274.
DOI:10.3760/cma.j.cn431274-20200608-00760

摘要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姿势步态异常为主要临床特征。主要病理改变为黑质多巴胺神经元的丢失和残留神经元胞质中路易小体的形成, 路易小体的主要成分为α-突触核蛋白。而为何会引起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的原因尚未明确。目前对PD的研究多集中于探讨该病的发病机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呼吸链损伤是散发性PD患者的一个关键特征, 且PD相关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与线粒体功能的紊乱有关。笔者认为该病的重要机制是环境和(或)遗传所导致的线粒体功能受损。本文着重介绍了线粒体功能障碍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研究中的新进展, 包括线粒体和细胞介导的免疫, ER-线粒体轴, sirtuin蛋白介导的线粒体应激反应和MicroRNA在PD的病因学中的作用。对这些机制更深入了解可能为开发新型靶向治疗提供灵感。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