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喹诺酮类抗生素在骆马湖饮用水源地沉积物上的吸附特征

作者:杨宇轩; 徐瑞皎; 冯启言*; 宋媛; 汪鹏; 路平; 孟庆俊
来源:环境污染与防治, 2020, 42(06): 717-722.
DOI:10.15985/j.cnki.1001-3865.2020.06.012

摘要

为探究喹诺酮类抗生素(QNs)在饮用水源地的吸附特征,2019年6月于江苏骆马湖饮用水源地采集沉积物样品,用5种动力学方程拟合沉积物对诺氟沙星(NOR)、环丙沙星(CIP)和氧氟沙星(OFL)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并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拟合以上3种QNs的吸附热力学过程,分析了pH、水土比和不同Na+、Ca2+、Mg2+、Al3+浓度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骆马湖沉积物对3种QNs的吸附在8h达到平衡,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模型能更好地描述3种QNs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过程。酸性条件下,3种QNs的吸附效果更好,且在pH=5时平衡吸附量最大。平衡吸附量随着水土比的上升而下降。Na+对吸附的抑制作用不明显,Ca2+和Mg2+的抑制作用较强,而Al3+对吸附表现为促进作用。应在枯水期和南水北调时期加强对骆马湖饮用水源地(尤其是东北部)QNs污染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