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术前诊断子宫内膜癌宫颈间质浸润

作者:刘明明; 梁宇霆; 张紫欣; 张艺; 关伟
来源: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6, 32(01): 95-98.
DOI:10.13929/j.1003-3289.2016.01.025

摘要

目的探讨MRI术前诊断Ⅱ期子宫内膜癌宫颈间质浸润的价值及MR动态增强扫描在定位宫颈内口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7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资料。以手术后病理分期为金标准,采用Fisher’s确切概率法分别评价术前MRI和分段诊断性刮宫对Ⅱ期、>Ⅱ~Ⅳ期子宫内膜癌宫颈间质浸润的诊断效能,分析MRI和分段诊刮诊断对Ⅱ期子宫内膜癌宫颈间质浸润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观察动脉期宫体肌层与宫颈肌层强化特点。结果 MRI和分段诊刮对Ⅱ期内膜癌宫颈间质浸润的诊断效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对>Ⅱ~Ⅳ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MRI术前诊断Ⅱ期子宫内膜癌宫颈间质浸润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为56.25%(9/16)、97.80%(89/91)、91.59%(98/107)、81.81%(9/11)、92.71%(89/96)。宫体肌层与宫颈肌层在动脉期形成清晰的分界面。结论 MRI术前评估Ⅱ期子宫内膜癌宫颈间质有较大价值,优于分段诊断性刮宫。在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宫体肌层与宫颈肌层强化差异形成的分界面有助于宫颈内口的定位,有助于MRI发现宫颈间质浸润。

  • 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