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份大麦纯合突变体与其原始品种的氮素吸收利用差异

作者:高润红; 徐红卫; 郭桂梅; 方春燕; 任金宝; 宗营杰; 张述伟; 马运涛; 杜志钊; 王亦菲; 陆瑞菊; 陈建民*; 刘成洪*
来源:植物生理学报, 2020, 56(04): 863-870.
DOI:10.13592/j.cnki.ppj.2019.0518

摘要

为了探究突变体株系与亲本之间氮素利用效率差异形成的原因,在两种氮素水平下研究了两份大麦(Hordeum vulgare)突变体与亲本‘花30’的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转运特性及其与氮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来源于小孢子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的A9-29是一份低氮高效型株系,来源于空间诱变结合小孢子培养的SP花30(15)是一份高氮高效型株系,两份突变体在不同氮素水平下干物质和氮素的积累、转运、分配特征及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等与‘花30’显著不同; A9-29在低氮条件下而SP花30(15)在高氮条件下的籽粒产量和籽粒氮素含量分别显著高于‘花30’,是由于花前干物质/氮素转运和花后干物质/氮素积累共同促进的结果;氮利用率的提高主要是由于氮素吸收效率提高引起的。两份材料的获得拟为氮高效育种提供良种资源,也为氮高效吸收机理的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