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西方在共同富裕的表达乃至内涵上存在明显的差别,但都将其视为理想的社会状态和目标。西方关于共同富裕的表达在二战前后存在显著区别,战前的西方比较关注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如何走向收入公平,战后的西方提出通过所有制变化、分配制度调整、福利国家建设等走向共同富裕。马克思和恩格斯将共同富裕视为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共产主义制度和实行公有制前提下人类社会的共同目标,列宁发展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制度下尤其是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阶段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将共同富裕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与推进改革开放事业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全面系统地提出发展生产与共同致富、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以便更快实现共同富裕、缩小地区差距、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切实改善困难人群的生活、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等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话语体系。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