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型脱细胞真皮基质对大鼠皮肤缺损愈合的影响,比较不同修复材料在皮肤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90只SD大鼠(来源于南京紫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2021年10月-2022年1月在徐州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建立大鼠背部全层皮肤缺损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30只。空白组采用凡士林油纱修复,对照组采用单层型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实验组采用双层型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分别于术后第3、6、9天处死实验动物,采用大体观察记录创面愈合情况,将移植区域切除、固定并包埋在石蜡中进行HE染色、Masson染色,镜下观察各组创面愈合面积、炎症细胞密度、血管密度及纤维生长状况,分析创面真皮层的愈合情况。结果 3组大鼠术后第3天背部皮肤创面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第6天创面愈合率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第9天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显示,术后第3、6天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炎细胞密度和毛细血管密度均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6、9天实验组的炎细胞密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sson染色显示,3组大鼠术后第3、6、9天成纤维数量均呈现逐渐增多趋势,术后第9天实验组成纤维细胞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凡士林油纱,脱细胞真皮基质可促进上皮增生,加速创面的愈合。此外,双层型脱细胞真皮基质促进创面愈合速率快于单层型脱细胞真皮基质,并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瘢痕的形成,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