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密云区适宜建设用地评价与集中建设空间划定

作者:杨波*; 党丽娟; 刘艳华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51(02): 97-107.
DOI:10.15983/j.cnki.jsnu.2023122

摘要

随着密云区承担北京市疏解整治任务的不断深入,人口集聚与产业发展对该区建设用地的需求刚性越来越大,应用ArcGIS软件,采用分步式计算方法测算了密云区各乡镇后备适宜性建设用地面积、开发利用潜力与空间分布特征,并以此为基础划定适宜性集中建设空间。结果表明:(1)密云区后备适宜建设用地总面积达到79.99 km2,占区总面积的3.59%,主要分布在区西南和东北部,其中西南部最为集中且相对连片,适宜大规模开发。(2)根据已有建设用地开发强度和后备适宜建设用地开发潜力,密云区各乡镇可分为高强度-高潜力区、高强度-低潜力区、低强度-高潜力区和低强度-低潜力区4类;高强度-高潜力区和低强度-高潜力区应作为未来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主要开发建设地区,尤其是高强度-高潜力区应进一步加强其核心及支撑作用,促进其他地区人口和产业向该区集聚从而达到消减建设用地、提升生态功能的目的;低强度-高潜力区是密云区发展的第二动力来源,其发展目标是地区的生态涵养与产业发展相协调。(3)以适宜建设用地空间格局及乡镇“强度-潜力”分类为基础划定集中建设空间,该类区域面积为482.19 km2,占全区总面积的21.66%,此范围将是密云区未来城镇发展的重要空间。

  • 单位
    浙江财经大学;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