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27年至1937年间,为改变华界落后的面貌,"大上海计划"在上海特别市政府的主持下出台并实施。市府秘书处从1927年12月开始与《申报》合作,每周四印行《市政周刊》专版,专载"大上海计划"相关内容,《申报》在宣传、动员和推动计划实施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大上海计划"不仅是一项市政建设方案,更是一个媒介事件。在《申报》对"大上海计划"全方位的呈现和诠释中,城市共同体想象在地方和民族两个层面同时展开,二者之间既存在张力又相互统合。本文将"大上海计划"作为一个剖面,探讨这一时期《申报》话语建构的两种不同的共同体想象、二者在话语网络中的相对位置,以及这种相对位置背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