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在颈椎管内肿瘤手术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颈椎管内肿瘤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于术前3 d和术后1个月对患者进行颈髓MRI常规序列和DTI扫描。分析患者各向异性分数(FA)和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并分别对患者术前、术后3个区域的FA值和ADC值进行比较,观察患者的手术结果和神经脊髓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患者肿瘤头区和肿瘤区术后1个月的FA值、ADC值分别为(0.641±0.152)和(0.682±0.094)、(1.305±0.485)×10-3mm2/s和(1.382±0.319)×10-3mm2/s,与术前的(0.528±0.075)和(0.563±0.069)、(1.602±0.451)×10-3mm2/s和(1.578±0.426)×10-3mm2/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52、5.590、2.456、2.017,P<0.05);30例患者中肿瘤完全切除的患者有25例,占83.33%,总体改善率为72.09%。结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颈椎管内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非常高。

  • 单位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 菏泽市立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