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基于风险检验(RBI)技术构建安全风险评估模型,探讨其在新生儿多功能床边监护仪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20-2021年临床在用的17台新生儿多功能床边监护仪,按照研究周期将2020年1-12月设备及管理数据纳入对照组,将2021年1-12月设备及管理数据纳入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经验评估模式;观察组采用RBI评估模式。从感染、电气、报警和性能筛选监护仪的一级和二级失效风险指标,通过失效概率数学模型预测不同设备的安全隐患和事故频率。对比两组设备感染控制质量及运行质量。通过调查问卷方式,对被调研者临床服务质量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心电电极、血压袖带、血氧传感器和体温传感器清洁消毒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43,x2=12.452,x2=10.676,x2=4.626;P<0.05);观察组设备的异常报警、性能参数故障和电气安全隐患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49,x2=6.298,x2=9.257;P<0.05);被调研者对观察组的管理内容、管理方法、管理效果及科室人员间的协作水平满意度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80,t=4.600,t=3.116,t=3.058;P<0.05)。结论:RBI评估模型能够分析新生儿多功能床边监护仪的风险隐患和失效概率,降低设备相关感染发生率,提高设备运行质量和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