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程序化疼痛护理模式在口腔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肿瘤临床医学院治疗的60例口腔癌放疗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程序化疼痛护理模式。对比两组的疼痛及睡眠情况、口腔黏膜炎发生情况、心理状态、癌症疲乏程度、生存质量,均在1个放疗周期后(护理后)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数字疼痛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口腔黏膜炎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情感疲乏评分、认知疲乏评分、躯体疲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功能领域评分、整体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症状领域评分、单一症状因子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程序化疼痛护理模式在口腔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疼痛程度,降低口腔黏膜炎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减轻机体疲乏程度,改善生存质量。
-
单位福建医科大学; 福建省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