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贵州地区引起胆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来自2014-2018年贵州省6家三级甲等医院怀疑胆道感染患者胆汁标本进行分离培养,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鉴定与药敏实验。依据CLSI2018规则对药敏结果进行判读,数据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剔除重复菌株,共分离出病原菌1 77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 417株(79.7%),革兰阳性球菌361株(20.3%)。前5位病原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772株(43.4%)、肺炎克雷伯菌242株(13.6%)、屎肠球菌170株(9.6%)、粪肠球菌122株(6.9%)、阴沟肠杆菌101株(5.7%)。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阳性率分别为62.5%、48.6%。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低(<20.0%)。革兰阳性球菌的耐药性:未检出对利奈唑胺、替加环素耐药的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耐万古霉素的屎肠球菌(VREM)、耐万古霉素的粪肠球菌(VREF)检出率分别为0.6%、1.8%,粪肠球菌对喹诺酮类、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均小于10.0%,屎肠球菌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结论胆道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肠杆菌科细菌为主,其次为屎肠球菌、粪肠球菌。耐药细菌较多,应重视胆汁标本培养及药敏试验。

  • 单位
    贵州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