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苏微贷"政府增信贷款产品的刚性、弹性和粘性有其专属特征,必须发挥好"三性"的导向作用。本文采用政府增信效能使用率方法和商业银行RAROC风险定价模型方法,进行"苏微贷"合作银行产品推广情况的实证分析,指出"苏微贷"政府增信"三性"导向功能发挥上存在的不足,探导在新考评体系框架下锚定"苏微贷""三性"发展普惠信贷业务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