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时代迎来了后格义特征的中国典籍译释行为。通过考察这一时期以安乐哲为代表的译释活动,发现了其中译释所具有的特征,即双向性、译释和经释的交织、“物性”和“事件性”的发问方式、从概念格义到观念格义的过渡,同时也识别出了译释所具有的文体类型,即评注、话语、叙事和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