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对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脑电的影响,探讨针刺疗效的客观评价方法。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针刺治疗,共4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脑电信息采集,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FMA-UE)、Wolf运动功能评定(WMFT)、Brunnstrom上肢运动功能分期对患者进行评定,并对脑电指标与康复量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4周后,2组C3、C4以及O1、O2导联α波平均功率值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均P<0. 05),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 05),2组FP1、FP2以及C3、C4导联δ波平均功率值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均P<0. 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 05);2组患者MBI、FMA-UE和WMLF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均P<0. 05),且观察组均更高于对照组(均P<0. 05);2组Brunnstrom上肢和手分期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均P<0. 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均P<0. 01);C3、C4以及O1、O2导联α波功率值与MBI、WMFT评分呈正相关(均P<0. 05),FP1、FP2以及C3、C4导联δ波功率值与MBI、WMFT评分呈负相关(均P<0. 05)。结论:针刺结合常规康复治疗改善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疗效较好,脑电指标可为针刺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临床疗效提供客观依据。
-
单位天津市人民医院; 天津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