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rhPTH)(1-34)是目前唯一促进骨形成的药物, 中国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妇女长期应用rhPTH(1-34)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未见报道, 本研究首次为期18个月, 全国11个城市探讨比较rhPTH(1-34)与依降钙素(益盖宁, CT)治疗PMO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453例PMOP患者随机分至每日1次rhPTH(1-34) 20 μg(200 U), 治疗18个月组(n=341)或每周1次CT 20U, 治疗12个月组(n=112)。治疗前、后6、12、18个月检测腰椎(L1-4)和股骨颈骨密度及骨转换生化指标:分别用放免法测定血清骨特异碱性磷酸酶(BSAP)定量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尿C端肽(CTX)/肌酐, 评估统计骨痛及骨折发生率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6、12、18个月rhPTH(1-34)组较CT组腰椎骨密度显著增加(4.3%对1.94%, 6.8%对2.72%, 9.51%对2.86%, P<0.01)。股骨颈骨密度, rhPTH(1-34)组较CT组在治疗12个月有上升趋势, 18个月增长具有统计学意义(2.64%, P<0.01)。骨形成指标在6、12、18个月, rhPTH(1-34)组均较CT组有明显增长:血清BSAP 93.67%对–3.56%, 117.78%对–4.12%, 49.24%对–5.81%, P<0.01;骨吸收指标尿C端肽/肌酐250%对–29.5%, 330%对–41.4%, 273%对–10.6%, P<0.01。rhPTH(1-34)与CT组在止痛作用相似。rhPTH(1-34)组临床骨折率为3.23% (11/341), CT组骨折率为5.36%(6/112, P=0.303)。两种治疗均耐受良好。rhPTH(1-34)组高钙尿症(9.38%)和高钙血症(7.04%)均为一过性, 没有导致临床症状发生。rhPTH(1-34)组注射部位皮肤瘙痒(8.21%对2.68, P=0.044)和发红(4.40%对0, P=0.024)发生率高。CT组恶心/呕吐(16.07%对6.16%, P=0.001)和颜面潮红(7.14%对0.59%, P<0.001)更为常见。结论 rhPTH(1-34)可更明显增加腰椎骨密度和骨形成指标。经过18个月治疗, 也能增加股骨颈骨密度, 降低各部位的骨折发生率, 可以有效地改善骨痛。本研究结果提示rhPTH(1-34)是治疗中国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安全有效的药物。
-
单位长征医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 北京军区总医院; 安徽省药物临床评价中心;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第四军医大学; 卫生部北京医院; 同济大学;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浙江医院; 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 同济医院; 西京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