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稻田种植模式对土壤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作者:袁嘉欣; 杨滨娟; 胡启良; 唐海鹰; 李淑娟; 黄国勤*
来源: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1, 29(07): 1205-1214.
DOI:10.13930/j.cnki.cjea.200972

摘要

为探讨稻田种植模式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优化种植制度,以长江中游地区种植面积较广的紫云英-早稻-晚稻种植模式(CRR)为对照,设置油菜-早稻-晚稻(RRR)、马铃薯-早稻-晚稻(PRR)、紫云英-早稻-甘薯||晚大豆(CRI)、油菜-早稻-甘薯||晚大豆(RRI)5种种植模式,通过测定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含量和作物产量,分析其对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及其组分、碳库管理指数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晚稻收获后,与CRR处理相比, CRI、RRI、RRR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提高12.06%~21.01%(P<0.05), CRI、RRI、PRR处理的活性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含量比对照处理分别提高16.80%~20.45%和38.24%~50.00%(P<0.05),各处理的可溶性有机碳含量提高3.13%~15.64%(P>0.05),CRI、RRI处理能显著促进土壤总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含量的积累,PRR处理则有利于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积累。PRR处理提高了土壤碳库活度和碳库活度指数, RRI、CRI处理提高了土壤碳库指数,且CRI、RRI、PRR处理的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17.30%~33.49%(P<0.05)。与对照相比, PRR、CRI处理的经济效益分别提高12.05%和9.86%(P<0.05)。作物产量与微生物量碳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土壤碳库管理指数与活性有机碳相关系数最高,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综上所述,与对照相比,各种植模式均有利于增加作物产量并可引起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变化,其中紫云英-早稻-甘薯||晚大豆和马铃薯-早稻-晚稻模式的综合效果较好,可以在长江中游地区推广应用。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