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朗尼根认为,康德力图找寻时空中的绝对存在却找错了地方,究其原因,康德所遵循的伽利略关于"第一物性"与"第二物性"的"二分法"有缺陷,因而成为近代哲学出现"心物二元分割"局面的一个强力助推器。如果只有"第一物性"才具有"客观性"因而才属于科学所能肯定的范围",第二物性"只是主观的因素因而不具有客观性的话,那么,哲学理论中便会相应地出现所谓"现象"和"物自体"的分别:前者真实,后者则缺乏客观依据。朗尼根提出与"第一物性"和"第二物性"相关的两套相关辞即"经验共轭"和"解释性共轭",将时空观视为连接科学与常识的自然桥梁。人可以分别用"物我相关"和"物物相关"两种相关性来面对事物。如果从"物我相关"的立场上说"空间是被整理的具体广延的整体,时间是被整理的具体持续的整体",那么,从"物物相关"的立场来看,具体的广延与持续即世界过程的质料成分。郎尼根希望以动态的观点探讨事物的意义和开放的时空,其目的是在动态认知结构中洞察"存在"。
-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