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西域同文志》若干问题考述

作者:乌云毕力格
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47(01): 12-26.
DOI:10.15970/j.cnki.1005-8575.2020.01.002

摘要

《钦定西域同文志》是清朝官方所修的第一部清代新疆、青海、西藏的地名录和山水名录,第一部卫拉特、回部和西藏贵族家谱,也是第一部该地区地名、山水名和人名的满、汉、蒙、藏、托忒、察合台六种文字对照的大型辞书。该书保留了清朝中亚和青藏高原的几千个地名、山水名以及人名的原文、原音写音,以及地名、山水名的含义,这是发明现代科学音响技术前能做的最好的语言田野调查资料记录,它为学术界提供了18世纪中国大西域最大的民族语言地名人名词料库。本文认为,《钦定西域同文志》的编纂是清朝政治上实现"一统无外"的结果,也是推行"同文之治"的产物。笔者对《钦定西域同文志》编纂原则、方法和过程做逐一研究后,对它的版本和成书年代提出了该书先后经历过五种文字稿本(乾隆二十九年前)→六种文字稿本(英藏抄本,乾隆二十九年至三十年间)→武英殿刊本(乾隆三十年十一月)→四库荟要本(乾隆四十年十二月)→四库全书本(乾隆四十七年十二月)等版本的观点,并认为乾隆三十年的武英殿刊本是最主要的版本,这一版本的作者们也是该书的主要作者,他们就是四库荟要本所收《职名》上的臣工。四库全书系列的两个版本是对武英殿本的进一步整理和完善。作者的这些观点在文献学研究意义上将《钦定西域同文志》研究推进了一步。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