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改良与传统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C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7年1月—2019年1月,采用改良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26例髌骨C型骨折患者(A组),与同期采用传统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的24例患者(B组)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受伤至手术时间、骨折侧别及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 d及3 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克氏针激惹皮肤、内固定失效、骨折复位丢失等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Lysholm评分评定膝关节功能。结果 A组手术时间较B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42,P=0.000);两组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1、3 d 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15个月,平均11个月。A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3.3±0.6)个月,B组(3.2±0.6)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89,P=0.559)。两组骨折愈合后均取出内固定物。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根据Lysholm评分标准评定,A组获优15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88.5%;B组获优8例、良7例、可7例、差2例,优良率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28,P=0.005)。末次随访时,A组均无克氏针激惹皮肤发生、B组发生3例;X线片复查示A组5例内固定失效、无骨折复位丢失,B组9例内固定失效、1例骨折复位丢失。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2%(5/26),低于B组的54.2%(1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11,P=0.010)。结论与传统克氏针张力带固定相比,改良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C型骨折能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

  • 单位
    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