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手术治疗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陈锐雄*; 王晓锋; 张志文; 邬哲慧; 丘龙海; 陈旭狮
来源: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 13(02): 131-137.

摘要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6年9月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25例,所有患者均明确高空坠落、车祸伤等高能量损伤外伤史,X线片及CT检查肘关节脱位,合并桡骨小头骨折及尺骨冠状突骨折且选择手术治疗。排除存在较为严重的复合伤、多发骨折,或合并类风湿性肘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良恶性骨肿瘤患者,合并脊髓损伤影响上肢功能者患者,依从性较差患者和中途退出本研究患者。其中男20例,女5例,手术时年龄平均(35±11)岁。采用Mayo评分以及Broberg-Morrey评分评估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截止至2018年3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肘关节骨折部位均已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6±5)周。术前患者前臂旋转活动度为(73±9)°,术后前臂旋转活动度为(12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 619,P <0. 01),术前肘关节屈伸活动度为(63±8)°,术后肘关节屈伸活动度为(108±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7. 879,P <0. 01)。肘关节Mayo评分:优14例,良5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为76%; Broberg-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优12例,良8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80%。手术时机<3 d、3~14 d、> 14 d的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94%、60%、25%(P=0. 011);冠状突骨折Ⅰ、Ⅱ、Ⅲ型的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94%、50%、45%(P=0. 016),桡骨小头骨折Ⅰ、Ⅱ、Ⅲ型的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94%、40%、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06);内外侧联合入路、单纯肘关节外侧入路的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89%、43%(P=0. 032);制动时间<2周、2~4周、> 4周的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93%、67%、25%(P=0. 013)。结论手术治疗是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重要治疗手段,术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与手术时机、冠状突及桡骨小头骨折类型、手术入路、制动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