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国学之主流是儒学,儒学的核心是"六经",群经之首乃是《易经》。先圣制易所采用的"取类比象"方法本身已具有寻求"共同体"的意识,后圣"依形铸法"则是名副其实地为社会打造大的共同体。孔子为易作《传》,不仅是为统一富强的国族做论证,更为建设"保合太和"、"万国咸宁"的君子社会指明了方向。《易经》的"血缘共同体"、"地缘共同体"、"信仰共同体"乃至"法权共同体"思想十分丰富。通过比较研究发现:大易不仅"共同体"思想没有滕尼斯"整体本位"的欧洲封建式的"小共同体"特征,而且其"君子社会"思想也没有"个体本位"的局限,更没有滕尼斯式的"共同体"与"社会"之间的"断裂"。《易经》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君子社会理想同源、并存。这不单是因为大易的"君子"是超越的、肩负天命的、自我实现的、独立自由的个体,还因为中华文明拥有"连续性"的特征,以及《易经》的"法权共同体"具有"自然形成的"和"有目的的联合"这种双重性。主张"照着讲"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共同体思想与社会思想,不仅利于当今实现国族的文化认同和政治认同,而且利于矫治启蒙现代性的缺失,利于引领世界走向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