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探究不同品种梅花果实主要成分及活性差异,采用常规理化法、滤纸片法、DPPH法、ABTS法、FRAP法、铁还原能力及亚硝酸盐清除法测定了北京地区13个品种梅花果实的营养成分、抑菌及抗氧化活性,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及抗氧化活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梅花果实营养成分存在显著差异,其可食率、水分及可溶性固形物范围分别为83.65~94.13%、85.03%~91.98%、4.95%~12.50%;含酸量(3.80%~7.53%)远高于含糖量(1.01%~3.90%);‘飞燕宫粉’的总酚含量最高,为152.08 mg/100g,‘香雪宫粉’的总黄酮含量最高,为283.72 mg/100 g。‘粉红朱砂’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为14.17 mm;‘飞燕宫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抑制作用均达到最强,分别为17.67 mm、19.67 mm。‘矫枝’的DPPH·清除能力(27.40 mgTrolox/100g)、ABTS+·清除能力(155.75 mg Trolox/100 g)、亚硝酸盐清除能力(93.02 mg Trolox/100 g)及FRAP值(328.25 mg Trolox/100 g)均达到最高,‘香雪宫粉’的铁还原能力(444.92 mg Trolox/100 g)表现最强;从抗氧化活性综合(antioxidant potency composite,APC)指数法来看,‘矫枝’(96.10%)、‘香雪宫粉’(85.48%)、‘双碧垂枝’(82.18%)的抗氧化活性显著强于其他品种。研究结果为梅花果实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
单位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