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有调查显示,在现代人群中,尤其是老年人,由心电图显示患有心律失常者占总调查人数的30%以上[1]。现代医学将室性心律失常划为室性早搏、非持续性与持续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及心室颤动4类,引发心律失常的原因多为结构性心脏病和离子通道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多表现为心悸、胸闷、心动过缓和心跳搏停感等,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晕厥、休克和死亡[2]。临床上用于治疗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种类很多,根据其作用机制的不同,将抗心律失常药通常分为4类,即Ⅰ、Ⅱ、Ⅲ、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