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感染空间分布特征

作者:姜金茹; 周玉博; 李宏田; 高燕秋; 张亚黎; 罗树生; 康楚云*; 刘建蒙*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2018, 98(41): 3360-3364.

摘要

目的描述2016年中国孕产妇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空间分布特征, 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产妇数和孕产妇HIV感染资料来自全国妇幼卫生年报;纳入县(区)2 964个, 形成包括344个地市的数据集。计算地市别孕产妇HIV感染率, 采用空间自相关和趋势分析揭示空间分布特征。结果 2016年研究地区分娩产妇14 879 082人, HIV感染者5 051人, HIV感染率34.0/10万。HIV感染率呈南高北低, 由西(93.5/10万)向东(8.6/10万)递减, 西部是东部的11倍(χ趋势2=68.61, P<0.01)。从省份来看, 云南、新疆、四川、广西、贵州和重庆6个西部省份的感染率>50.0/10万, 其产妇占比为21%, 感染人数占比却高达76%。从地市来看, 感染率>100.0/10万的地市有30个, 其中28个分布在上述西部省份。HIV感染率的全局莫兰指数(Moran′sI)为0.5(P<0.01), 提示存在较强的空间聚集性;热点分析进一步揭示, 新疆中西部地区、云南及其毗邻省份(四川、贵州、广西和重庆)的部分区域是高发聚集的"热点区域"(183.6/10万), 东部省份以及中部偏东的部分区域属于低发的"冷点区域"(8.1/10万), 热点区域的感染率是冷点区域的23倍。结论 2016年中国孕产妇HIV感染率处于国际较低水平, 但地区差异显著、有明显的空间聚集性, 新疆中西部、云南和毗邻的川黔桂渝的部分区域是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重点地区, 宜分析成因制定有针对性的综合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