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经前囟钩突切除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及术后上颌窦黏液纤毛传输功能恢复情况。方法 选择2012年5月至2012年9月我科手术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不伴鼻息肉患者60例,其中研究组31例(52侧),对照组29例(50侧)。按照功能性鼻内镜的常规术式进行,在切除钩突开放上颌窦口时,研究组采用经前囟钩突切除术的方法,对照组采用Messerklinger方法。根据术后1年时的VAS评分、Lund-Kennedy评分、黏液纤毛传输时间(mucociliary transport time,MTT)评价两组疗效。结果 术后1年,研究组VAS评分为0.93±0.69,对照组为1.91±0.99(t=-3.21,P<0.01);研究组Lund-Kennedy评分为0.89±0.67,对照组为2.03±0.91(t=-3.76,P<0.01);两组窦口开放良好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为100%,对照组为94%,P<0.05)。研究组52侧(100%)的活性炭均从上颌窦口下缘流出;对照组47侧中,有8侧(17%)活性炭颗粒滞留于窦腔,不能从窦口排出,15侧从窦口下缘排出(38.46%),20侧(51.28%)从后缘和(或)上缘排出,4侧(10.25%)从前缘排出。研究组52侧的平均黏液纤毛传输时间为(21.87±4.76)min,对照组39侧的平均黏液纤毛传输时间为(34.21±3.96)min(P<0.01)。结论 采用经前囟钩突切除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可取得更好的疗效。经前囟钩突切除术有利于上颌窦纤毛传输功能的恢复。

  • 单位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