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金银花为例,采用"不同地域专家共识法"进行代表性样品遴选和商品等级评定,对"商品等级-外观性状-成分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和PLS-DA分析,以阐述中药材传统商品等级的科学性。参考现有文献资料以及样品收集地的等级调研情况,从收集的118份金银花样品中遴选出"初始等级"样本78份;分别组织山东临沂、安徽亳州、河北安国和北京等4个地区(n=4)的权威专家进行等级评定,基于等级一致率(Ri≥70%),从"初始等级"样本中遴选出"地方等级"样本69份;基于平均等级一致率■,从"地方等级"样本中遴选出"权威等级"样本52份,其中一等品15份,二等品9份,三等品11份,四等品17份。以"权威等级"样本为对象,量化表征其主要外观性状,UPLC测定13种成分含量,并分别计算6种酚酸、4种黄酮以及3种环烯醚萜的总含量。相关性分析发现,与等级相关的外观性状指标有4项:色泽、黄条(含开放花)率、黑头(含黑条)率和枝叶(含花蕾碎屑)率;与等级相关的成分含量指标有5项:绿原酸、异绿原酸C、当药苷、马钱苷和6种酚酸总含量。同时,绿原酸、马钱苷和6种酚酸总含量与主要外观性状呈显著性负相关,说明金银花的外观性状可反映其内在质量,绿原酸、马钱苷和6种酚酸总含量可作为质量标志物(Q-markers)。系统聚类分析发现,4个等级的样品归为4个类别,相同等级归为同一类别的样品数占总样品数的80.8%,不同等级的样品分类明显;PLS-DA分析发现,不同等级的样品呈现出明显的组内聚集,组间离散现象。上述结果表明,"不同地域专家共识法"评定金银花的传统商品等级是可行的。中药材传统商品等级的评定,样品应有代表性,专家结论应有足够的共识性,等级确定应有权威性。传统商品等级作为临床经验的结晶,是能够反映中药材内在质量的,具有科学性。
-
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