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民间借贷作为一种自发性、互助性融资行为在经济社会较为发达的地区尤为普遍。如今,随着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发展过程,民间借贷正经历从特定主体向任意主体的转变。我国的江浙沪等地区,已逐渐出现半职业甚至职业的贷款人。这样往往就造就了新型借贷关系中债权人相对于债务人来说具有较高的法律运用水平和较强的诉讼能力,二者之间运用证据以及参与庭审的能力的严重不对称性,给司法实践认定借贷关系带来了巨大的难度,与此同时,还有一部分当事人为了规避法律义务或责任,双方串通,伪造证据,制造虚假诉讼,这也给当下借贷案件的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在审理阶段当出现运用相应证据不能得出清晰事实的情况下或者目前证据让法官产生合理怀疑时,如何把握证据标准,分配证明责任就成为影响公正结果的关键所在。本文试图通过梳理现有法律规范中关于民间借贷纠纷中的证明责任分配体系与标准,以期为目前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新情况新特点的处理提供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