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马克思通过详细论证"资本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科学批判了以往"资本"概念的本质缺陷,进一步揭示出资本具有阶级性和社会性的双重属性。在批判资本阶级性的同时,马克思也充分肯定其社会性,亦即作为一种现代力量对于普遍化商品生产的促进作用。这种历史地看待资本作用的科学态度,能够回答当前面临的一些基本理论困惑,比如资本的双重属性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之间的关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以及资本与政府的关系等,都对"中国道路"中的创新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最终在"中国道路"的实践中,不重走"资本为主义"的西方路径,避免产生以资本阶级性为前提的劳资对立的社会危机;不对资本全面否定,而要走出一条"以管资本为主"的"中国道路"等。在利用资本加快发展的同时凝练资本批判的"中国话语"与特色。

  • 单位
    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