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相对贫困成为解决绝对贫困后的贫困治理主战场。传统的社会排斥视角、脆弱性视角和可持续生计视角从宏观制度、外部环境及内部资源分析了相对贫困的生成,相对忽视了链接宏观与微观的基本公共服务因子。基本公共服务作为一项基本权利构筑了发展机会基础,通过人力资本机制,形成可行能力即发展能力,进而塑造主体自觉,激发发展动力,成为构筑脱贫内生动力的关键机制。由此,农村相对贫困是因基本公共服务不足而带来的发展机会、发展能力与发展动力相对不足的发展型贫困。构建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在于构建以基本公共服务为主的脱贫内生动力机制,实现从传统的增长模式到赋权模式,从兜底机制到增能机制,从量到质的结构转型的三大转变。

  • 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