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预处理肾小管细胞来源外泌体修复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作者:李丽香; 张燕子; 许云鹏; 徐子斌; 隋晓露; 曾启城; 邹杰锋; 袁树珍; 谢婷妃; 陈继红*
来源:中国医师杂志, 2022, 24(02): 260-265.
DOI:10.3760/cma.j.cn431274-20210129-00135

摘要

目的精细化手术方式夹闭双侧肾动脉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模型, 探讨缺血预处理(IPC)肾小管细胞来源外泌体对RIRI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5只雌性SD大鼠, 分成5组(n=5):假手术组、模型组、灭活组、常氧组、IPC组。假手术组仅游离双侧肾动脉即消毒关闭背部切口。模型组建立RIRI模型;灭活组、常氧组、IPC组建立RIRI模型后24 h尾静脉分别注入200 μg的灭活外泌体、正常外泌体、IPC外泌体。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 光镜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肾小管细胞外泌体形态和大小, 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技术(NTA)检测肾小管细胞外泌体浓度和粒径。结果模型组血清Scr、BUN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均P<0.01), 肾组织病理见大量炎症细胞聚集伴不同程度的水肿, 肾小管损伤明显, 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常氧组、IPC组血清Scr、BUN水平低于灭活组(均P<0.01), 肾组织病理见肾小管细胞脱落坏死减轻, 炎症细胞减少, 细胞水肿改善。IPC组大鼠血清Scr、BUN水平明显低于常氧组(均P<0.01), 肾组织病理见炎症细胞、细胞坏死明显减少, 细胞水肿显著改善。结论精细化手术方式夹闭双侧肾动脉是建立RIRI大鼠模型的较优方式。IPC肾小管细胞来源外泌体对RIRI具有保护修复作用。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