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中潭港早白垩世火山岩地质特征及其铀成矿潜力分析

作者:夏寅初; 张树明; 张鑫; 刘龙; 万康; 欧阳军勇; 吴志春
来源: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22, 1-16.
DOI:10.19658/j.issn.1007-2802.2022.41.001

摘要

相山火山盆地产出有我国最大的火山岩型铀矿床,与之毗邻的潭港火山盆地中火山岩大量发育,为探究这些火山岩的铀成矿潜力,对其进行了岩相学、元素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Sr-Nd-Pb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潭港火山岩的形成时间为136.78~137.62 Ma;具有富硅(SiO_2含量为66.80%~72.25%)、富碱(Na)2O+K)2O含量为7.65%~8.00%)、富钾(K)2O/Na)2O含量为1.68~2.34),富轻稀土元素和Rb、Th、Nd、Zr、Hf,亏损Ba、Ta、Nb、Sr,以及中等负铕异常(δEu为0.41~0.47),较高的I_(Sr)(0.711 07~0.711 39),较低的ε_(Nd)(t)值(-8.16~-7.6),较高的Δβ值(19.28~20.06),较高的Δγ值(42.66~44.37)等特征。研究表明,潭港火山岩与相山铀矿田主要含矿主岩——碎斑熔岩的地质特征基本相同,形成时代均为早白垩世早期,是区域同一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其形成环境均为陆内伸展拉张环境,成岩物质主要来源于上地壳,且类似的热液蚀变较发育,具有与相山铀矿田类似的铀成矿地质条件,具有铀成矿潜力。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