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民族地区妇女的社会角色变迁和社会性别关系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但缺乏对她们代内流动过程的研究。通过对黔东南州丹寨县排倒莫村26位妇女的半结构性访谈和现场观察,发现她们在蜡染手工技艺从规范文化到商品文化的文化构建中,通过母亲的口传心授和自身文化知识的再学习,经历了规范文化下的初级社会化和商品文化下的次级社会化两个阶段。她们以蜡染手工技艺为地方性知识,从农民变为了手工企业或合作社的专职画娘,获得了职业流动,也获得了"乡村艺术家"的美誉以及对家庭经济收入的主导,实现了客观现实与主观现实之间的高度对称,促进了她们的代内向上流动,这为我国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