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淮安市2021年登革热传播媒介白纹伊蚊密度、季节消长、孳生习性以及对常用卫生杀虫剂的抗性现状,为登革热传播风险评估和杀虫剂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布雷图指数(BI)法进行白纹伊蚊密度监测,采用成蚊接触筒法测定抗药性。结果 2021年淮安市共计调查居民2 696户,白纹伊蚊阳性容器121个,BI平均值为4.49;洪泽区年平均BI值最高,为8.00;不同生境的白纹伊蚊密度季节消长呈双峰变化,居民区(入户)和居民区外环境高峰分别为7月和9月,农村自然村高峰则分别出现在6月和8月;贮水池、缸、盆作为白纹伊蚊孳生地积水容器阳性率最高,为23.11%。白纹伊蚊成蚊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产生了抗性,对毒死蜱和残杀威表现敏感。结论 淮安市应加强白纹伊蚊生态学监测,白纹伊蚊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了抗性,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合理用药,提高控制效果。
-
单位淮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