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自传入中国开始就与公益赈济相伴而生,它作为舶来品,最初是以“影戏助赈”的形式使官方和社会尽快接纳它的。随着电影业的发展和观影人群的扩大,电影业成为新商业的代表并被期待承担更多的社会功能,此时,在重大灾情发生时往往有电影界发起的大规模赈济活动。后来,由于电影娱乐性与灾情严肃性的矛盾未能得到妥善处理,电影赈灾被异化为强调明星的“花儿赈灾”,为舆论所抨击并逐渐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