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晚清外交官陈季同选取传统家庭道德观作为其法文作品的中国形象自塑重点,通过中西风俗比较的方式,以自然主义笔法予以彰显。他将整体谋篇布局与细节语词选择并重,着力通过忽略现实、错位比较、偷换概念等书写策略,反驳"他者"套话。陈氏保持着对西方科学技术的理性认识和对本民族文化的感性阐释,在政治、伦理和审美的不同层面上,双重标准审视本土与异域。其言说既吐露个人际遇,又反映彼时中国社会集体想象和民族心态,还主动参与中西方形象互动,更在与东、西方的碰撞中重新认识和定位"自我"。

全文